咸寧網訊 咸寧日報記者譚宏宇、通訊員敖瓊、陳涵報道:1月6日,記者沿着咸安區官埠橋鎮段一路走來,只見河水清澈、河面清潔、河堤清爽,一幅河暢、水清、岸綠、景美的景象呈現在眼前。
“原先這裏放眼望去都是墓碑林立、花環遍地,既不美觀,又嚴重影響河堤安全。現在墳遷了、地整了,河堤煥然一新。”官埠橋鎮湖場村14組村民胡本武説。
淦河流經官埠橋鎮湖場段和紫潭段共計5公里。由於官埠橋鎮緊臨城區,外來住户多、山地資源少,導致河堤邊亂葬現象突出。
“湖場村沒有山地和公益性墓地,去世的人大多葬于田間地頭或淦河堤邊,羣眾亂埋亂葬及私墓大規格建造的勢頭日益嚴重。”湖場村黨總支書記王志剛説,河堤亂葬墳墓給村居建設、環境保護、河道行洪、文明創建、項目建設帶來了諸多的負面影響。
為保障河道行洪安全,咸安區嚴格落實河湖庫長制,責成官埠橋鎮對淦河沿岸墳墓進行調查摸底,通過排查約有亂葬墳墓500餘座。
從去年5月起,該鎮投入100餘萬元開展淦河沿岸墳墓清理行動。在紫潭村建設一座佔地面積10畝的公益性墓園,採取以獎代補方式引導羣眾遷移墳墓。行動開始後,僅用2個月時間就將500餘座亂葬的墳墓遷往公益性墓地重新安葬,徹底解決了湖場村和紫潭村老百姓去世後的無序安葬問題。
“淦河沿岸墳墓移除工作是一項民生工程,既美化了環境,又保護了堤防,還可以引導羣眾改陋習、樹新風,逐步形成一種科學、文明、健康的生活方式。”官埠橋鎮鎮長張文彬説,墳墓遷移後,該鎮立即對有關地段實施整險加固,並植樹綠化,安排專人對淦河兩岸實施常態化巡查保潔。如今的淦河水清岸綠,成了當地村民休閒散步的好去處。
編輯:hefan
上一篇:
下一篇: 為什麼咸寧要調整作息時間?
昨日,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,市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方案,對“三沿六區”6000多座私建硬化大墓、活人墓和散葬亂葬墳墓...
咸寧網訊記者馬麗、姜明助報道:6月24日, ,對全市學校周邊100米可視範圍內的墳墓排查工作已結束,經彙總,全市有59所學校周...
咸寧網訊記者馬麗、姜明助報道:6月2日,本報報道《墳墓圍堵校園誰來管?》見報後,通城縣表示“一週內遷走校門前墳墓”。8日...
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馬麗、姜明助報道:6月2日,本報以《墳墓圍堵校園誰來管?》為題,報道了通城縣雋水鎮闊田小學周邊有21座...
咸寧網訊咸寧日報記者李嘉、通訊員楊成報道:11月13日,記者來到通城縣雋水鎮闊田小學,新修的國學文化牆上,名言警句格外醒...
昨日,經市委市政府研究同意,市殯葬改革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《咸寧市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工作方...
官埠橋鎮以現存明代古橋——官埠橋得名,境內湖泊星羅、濕地遍佈,水秀山青、資源豐富,是一座宜居、宜業、宜遊的生態小鎮。...
咸寧網訊記者吳文謹、特約記者李星、通訊員陳涵、艾瑤報道:4月7日,雖然清明假期已過,但咸安區官埠橋鎮11個防火禁鞭檢查點...
目前正在進行路肩澆築、路基混凝土拓寬工作,下一步將進行綠化、美化施工,工程完工後將更加方便沿線羣眾出行。
“如今環境越來越好,一眼望去街道兩邊綠化成片,路面乾淨整潔,我們日子越過越舒心。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開展以來...